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硬性脂膜炎

5 天前 来自 叶俊模 发布 @ 书友杂谈

硬性脂膜炎(中医辨证论治思路)


一、病名归属与中医认识  
硬性脂膜炎属西医脂膜炎范畴,以皮下脂肪层慢性炎症、纤维化、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皮下硬性结节或斑块,伴疼痛、压痛,甚者影响肢体活动。根据其“皮下结块、质硬不移、疼痛拒按”的核心症状,中医多归属于“痰核”“瘀血流注”“痹证”“皮痹”等范畴。如《外科正宗》载“痰核者,痰结皮下,形如梅李,皮色不变,坚硬不痛”,与本病结节特征相似;《医宗金鉴》“流注……其毒发于肌肉筋骨之间,游走不定,随在可生”,亦与部分患者结节多发、游走特点相合。  


二、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皮下脂膜,与脾、肝、肺关系密切,核心病机为“痰瘀互结、脉络阻滞”,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1. 外感寒湿,凝滞脉络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湿邪黏滞,阻遏气机。若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或冒雨涉水,寒湿之邪侵袭肌表,凝滞皮下脂膜,致气血运行不畅,“血得寒则凝,气得寒则滞”,寒湿与气血搏结,化为痰瘀,阻滞脉络,发为结节、硬块。  

2. 湿热蕴结,痰瘀内生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甜腻之品),或情志不畅、肝气犯脾,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湿热蕴结皮下;或外感湿热之邪,留滞肌腠,与气血相搏,热灼津液为痰,血行不畅为瘀,痰瘀湿热互结,发为红肿硬结,伴疼痛灼热。  

3. 肝郁气滞,瘀血阻络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抑郁、忧思恼怒,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阻于皮下脉络,久则凝结成块;或气滞津停,聚而为痰,痰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一指禅

下一篇: 带状疱疹

关于我们|手机版|版权申明|日志|打卡|AI提问|海报|红枣书友会 ( 粤ICP备16096997号 )

官网:hz.wzy.com.cn,GMT+8, 2025-7-22 04:28

红枣书友会: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我们倡导家庭中医

我们的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医,都是家人的中医!小病小痛,在家搞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