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AI智能提问

  • 共享声明: 提交问题生成答案后将共享到平台,其他用户可看到您的提问,开通VIP会员可关闭共享;
  •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足阳明胃经经穴

昨天 08:46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乘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饮,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

灵芝搭配什么泡茶喝

前天 22:26 来自 张焦子玉 发布@ 书友杂谈

灵芝泡茶搭配分析及建议

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灵芝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氨基酸等,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因此,灵芝泡茶饮用是一种简便且有效的养生方式。然而,灵芝的药性较为平和,单独泡茶可能效果有限,适当搭配其他中药材或食材,可以增强其功效,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以下将根据不同的养生需求,分析灵芝泡茶的搭配建议。

一、灵芝泡茶的基本原则
1. 选择优质灵芝:灵芝的品质直接影响其功效,建议选择野生或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切片或打粉均可。
2. 适量饮用:灵芝性平,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建议每日用量为3-5克。
3. 水温适宜:灵芝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易被破坏,建议用80℃左右的热水冲泡,浸泡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
4. 长期坚持:灵芝的功效需要长期饮用才能显现,建议连续饮用1-3个月。

二、灵芝泡茶的常见搭配
根据不同的养生需求,灵芝可以与以下中药材或食材搭配泡茶:

1. 灵芝+枸杞
   - 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与灵芝搭配可以增强免疫力、抗疲劳

手阳明大肠经

前天 10:24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寸迎香列。

手太阴肺经

3 天前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掌纹

3 天前 来自 lili5881 发布@ 书友杂谈

掌纹分析与中医理论

一、掌纹的基本概念

掌纹是指手掌皮肤上的纹路,包括指纹、掌纹和指节纹。在中医理论中,掌纹被认为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外在表现之一。通过观察掌纹的形态、深浅、分布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体质、脏腑功能以及潜在的疾病风险。

二、掌纹与中医脏腑理论的关系

中医认为,手掌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手掌的不同区域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器官,通过观察这些区域的掌纹变化,可以推测相应脏腑的功能状态。

1. 心区:位于手掌的中央偏上部位,对应心脏功能。心区掌纹清晰、红润,表示心脏功能良好;若出现断裂、杂乱或颜色暗淡,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异常,如心悸、失眠等症状。

2. 肝区:位于手掌的右侧,对应肝脏功能。肝区掌纹清晰、平滑,表示肝脏功能正常;若出现横纹、交叉纹或颜色发青,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失调,如肝气郁结、肝火旺盛等。

3. 脾区:位于手掌的中央偏下部位,对应脾脏功能。脾区掌纹清晰、均匀,表示脾脏功能良好;若出现断裂、杂乱或颜色发黄,可能提示脾虚湿盛、消化不良等症状。

4. 肺区:位于手掌的左侧,对应肺脏功能。肺区掌纹清晰、平滑,表示肺脏功能正常;若出现横纹、交叉纹或颜色发白,可

转: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治疗自己高血压的整个过程

3 天前 来自 傅炳 发布@ 书友杂谈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治疗自己高血压的整个过程,我是前年底量由于头痛欲裂,不知道情况,去量血压,最高时高压210,低压145,后面看了几个中医开了一大堆方子,喝了很多中药,有减轻症状的,但是停药一到2天血压又会上来,吃药期间头还是一直疼,我后面通过红枣书友小程序,学习倪海厦老师的针灸大成,里面得到了一个整体的思路,又看了清源辟谷创始人的辟谷实操!后面我就开始按照先清湿寒,这个月开始辟谷实操,辟谷一个星期,辟谷期间用透骨草擦腰部,再用盐包里有艾叶的热敷,加上早晚,站桩,静坐练气,用逆式呼吸法,用藿香正气水泡脚,同时配合倪海厦老师去湿气药方,复谷后,血压高降到155,低压降到110.复谷2天后,又还是施行辟谷一星期,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今天复谷,量血压高压降到136,低压98!现在早上起床神清气爽!下个月打算辟谷14天!让血压回到正常,

小孩干咳

3 天前 来自 we_2403561413 发布@ 书友杂谈

小孩干咳的中医分析与治疗建议

一、病因病机分析

小孩干咳是指咳嗽时无痰或痰少而黏,常见于外感风热、风燥或内伤阴虚等病因。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小孩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卫不固,更易受外邪所伤。

1. 外感风热: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宣肃,气逆而咳。表现为咳嗽频作,痰少而黄,咽喉红肿,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外感风燥:秋季燥邪当令,燥邪伤肺,肺失润泽,气逆而咳。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3. 内伤阴虚:久病伤阴,或素体阴虚,肺阴不足,虚火上炎,肺失濡润,气逆而咳。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辨证论治

1. 外感风热
   - 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甘草等。
   - 加减:若咽喉肿痛,加牛蒡子、板蓝根;若痰黄稠,加黄芩、鱼腥草。

2. 外感风燥
   - 治则:疏风润燥,清肺止咳。
   - 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沙参、贝母、栀子、梨皮等。
   - 加减:若口干咽燥,加麦冬、玉竹;若痰中带

推拿

3 天前 来自 沈雪萍 发布@ 书友杂谈

已学习,坚持必有收获

偏头近耳痛-针灸

3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特效穴道 阳辅,肩井,风池
穴位介绍 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 肩井:在肩上陷中(以三指按取,中指下陷中,适当大椎穴与肩颙穴联机的终点。) 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按之引于耳中。
【经验一】:此症属足少阳胆经部位,疼在耳根近处,阵阵继续不止,类似锥撅,苦难忍受,有时痛、有时止是以最为痛苦。

偏头疼-针灸

3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偏头痛
太阳透率谷,头维,丘墟, 穴位介绍 太阳二穴::眉后陷中紫脉上。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神庭旁四寸五分。 丘墟:在足外踝下微前陷中,骨缝中。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偏头痛,病因由遗传、神经衰弱、房事过度、月经异常、贫血、萎黄病、脏躁症、悲哀、愤怒、疟疾、风寒

按摩助你延缓衰老

3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叩齿、提肛每日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然后舌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提肛即收缩肛门,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一次,连续做50次。此法有固齿益精,补肾壮腰的作用,能防治性功能的衰退。揉乳房两手同时揉乳房,顺时针、逆时针各揉30-50次。此法有培补元气,调节功能之功效,久练可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性功能,延缓衰老。揉会阴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位于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此法培补元气,燮理阴阳,久练可有疏通经络、滋阴补肾,对子宫疾患有良好的防治功效。按摩下肢涌泉取坐位,双手搓热后,双手掌分别紧贴脚面,从趾跟处沿踝关节至三阴交一线,往返摩擦20-30次,然后用手掌分别搓涌泉穴100次,摩擦时,宜意守涌泉穴

口腔溃疡

3 天前 来自 联通手机号 发布@ 书友杂谈

患者,女,31岁,农民,患口腔溃疡半月余,经口服西药一周,进食困难,疼痛未减,用生蒲黄涂抹溃疡面一日四次,2天后疼痛减轻且能进流食,4天后痊愈!!【诊断】:口腔溃疡【治疗经过】:中药:生蒲黄10g 。将医用棉签用水浸湿后,粘上生蒲黄,涂抹在口腔溃疡面上,咽下无不良反应,每日涂抹4次!!亦可以加服B族维生素!!  

面部刮痧

4 天前 来自 快乐很简单 发布@ 书友杂谈

面部刮痧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一、面部刮痧的理论基础

面部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源于中医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中医认为,面部是五脏六腑的外在表现,通过面部可以观察和调理内在脏腑的功能。面部刮痧通过特定的手法和工具,刺激面部经络和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美容养颜的效果。

1. 经络学说: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这些经络在面部有特定的循行路线。面部刮痧通过刺激这些经络,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2. 气血理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面部刮痧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强面部肌肤的弹性和光泽。

3. 脏腑理论:面部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脏腑。例如,额头对应心,鼻部对应脾,颧骨对应肺,下巴对应肾。通过面部刮痧,可以针对性地调理相关脏腑的功能。

二、面部刮痧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 工具选择:常用的刮痧工具有牛角刮痧板、玉石刮痧板等。选择质地光滑、边缘圆润的工具,以避免损伤皮肤。
   - 介质选择:使用刮痧油或乳液作为介质,以减少摩擦,保护皮肤。

2. 操作步骤:
   - 清洁面部:用温水清洁

头颈部痛-针灸

4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特效主治 哑门风府痛
特效穴道 委中放血 穴位介绍 委中:在膝腘窝之正中。 孙培荣临床经验 【经验一】:曾经换此病者,在颈后哑门风府部位疼,须于委中紫脉放血,按照此法使用,奏效迅速。

头顶部痛-针灸

4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特效穴道 涌泉
穴位介绍 涌泉:在足掌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古人治疗经验
肘后歌: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足安泰,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医筋骨疼。
玉龙歌:偏正头疼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头枕部痛-针灸

4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头枕部痛,后头痛
特效穴道 束骨,阳辅,大椎,陶道,肝俞
穴位介绍
束骨: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内际陷中其穴在骨下。
阳辅: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
大椎:在第一椎之上陷凹中。
陶道:在第一椎之下。
肝俞:在第九椎之下,去脊一寸五分。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头疼有虚实之分,暂疼多为实邪,久痛则兼正虚。正头痛多是风热,偏头痛多事痰火。脑后疼痛有此病多属太阳经与督咏,突然发作疼痛,重若石压,头不能抬。

前额痛-针灸

4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前额痛,前头痛
特效穴道 中脘
穴位介绍 中脘:在脐上四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大成有云:此病多属阳明经,亦有痰饮,停滞胸膈,贼风串入脑户。偏正头风,发来连臂内疼,或手足沉冷,久而失治,惟恐变成瘫痪。
生理分析
头盖骨:生理学名词,保藏脑髓之骨也,以八枚扁平骨合成,各骨相接合甚坚,不能运动,其名有六:一曰前头骨,一枚,在前额,作蛤壳形,其一部即为眼窝;二曰后头骨,一枚,在头顶后面,亦作蛤壳形,底有一孔;三曰颅顶骨,一对,在头顶旁,略作四角形,两片相合而为头顶;四日颞颥骨,一对,在头盖下旁;五日蝴蝶骨、一枚,在头腔之前下部,形如蝴蝶、脑髓即位于其上;六日筛骨,一枚,在蝴蝶骨之前,作立方形,质粗松。脑,外有脑膜包之,分大脑、中脑、小脑、延髓等。

头痛-针灸

4 天前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关元奇效,太冲,丘墟
穴位介绍
太冲:在足大趾次趾、趾缝间以上寸许。
丘墟:在足外踝下微前陷中,骨缝中。
关元:在脐下三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头痛异常病,经余医治者众,其原因不一,患者多自感脑中似有乱草一握,刺扎难忍,似麻非木而难以形容,晕眩疲惫,二目难展,精神不振,昏沉痢呆,经年累月不愈,此症与各种头痛不同。
【分析二】:难经日: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然手三阳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分析三】:厥者逆也。真者无他杂也。手之三阳从手至头,风寒客于头,则雍逆而不流通,所以作痛,谓之厥头痛。厥头痛有六种,头痛而若肿起而烦心一也;头脉痛心悲善泣二也;真头痛重而痛三也;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四也;头先痛而腰脊应者五也,耳前后脉涌有热六也,灵枢言之详也。脑为髓海,风寒之气,入于泥丸宫,而连于脑,谓之真头痛。
【分析四】:古人谓:此痛或属内伤,或属外感,其外感头痛,多属三阳络,太阳头痛,在正中与项部,少阳头痛,多在两

每日一方剂

5 天前 来自 联通手机号 发布@ 书友杂谈

炒紫苏子30克、 麻黄30克、杏仁30克、 陈皮30克、桑白皮30克 、赤茯苓30克 、炙甘草15克

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朐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久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手上的高升点

6 天前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2514

关于我们|手机版|版权申明|日志|打卡|AI提问|小黑屋|红枣书友会 ( 粤ICP备16096997号 )

官网:hz.wzy.com.cn,GMT+8, 2025-5-29 03:31

红枣书友会: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我们倡导家庭中医

我们的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医,都是家人的中医!小病小痛,在家搞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