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脑病学》(王永炎等主编.中医脑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7)。(1)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弛纵瘫痪。(2)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急痉挛。严重者可见排尿障碍,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3)常有久居湿地、涉水、淋雨史,或有药物史、家族史。(4)可结合西医相关疾病做相应理化检查,如有条件应作CT、磁共振等。(5)应注意与痹证、风痱、震颤等鉴别。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7):516~521)。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头颅或/何脊髓MRI提示多发白质脱髓鞘病灶,增强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并符合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诱发电位可有异常;脑脊液电泳寡克隆区带(OB)或24小时IgG合成率异常。(3)综合以上特点,并符合McDonald标准(2005年)。(二)临床分型1.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反复发作,而两次复发间病情稳定,可以完全康复也可能留有后遗症或残留部分功能障碍。2.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最初为复发-进展的疾病病程,但之后进行性加重而不再缓解,伴或不伴急性复发。3.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疾病从发病就持续进展,偶尔加重和暂时的轻微改善。4.进展-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发病后病情逐渐进展,有明确的急性复发,伴或不伴完全的康复,两次发作的间期病情持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