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耳石症

2025-07-20 23:07 来自 何英君 发布@ 书友杂谈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调护  

耳石症属现代医学病名,以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体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为主要表现,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眩”“掉眩”范畴。中医对其认识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为后世奠定理论基础。临床需结合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采用中药、针灸、手法等综合干预,同时注重生活调护以预防复发。


一、病因病机:本虚标实,风痰瘀虚为患  
中医认为,耳石症的核心病机为“脑窍失养”与“邪扰清窍”并存,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病理因素涉及风、痰、瘀、虚。  

1. 肝阳上亢,风阳内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清窍,发为眩晕。症见眩晕与体位变化相关,伴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  

2. 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素体脾虚,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

1970-01-01 08:00 来自 Invalid的网友 发布@

关于我们|手机版|版权申明|日志|打卡|AI提问|海报|红枣书友会 ( 粤ICP备16096997号 )

官网:hz.wzy.com.cn,GMT+8, 2025-7-22 09:05

红枣书友会: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我们倡导家庭中医

我们的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医,都是家人的中医!小病小痛,在家搞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