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在《中国医学杂志》英文版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随后证明,说是安宫牛黄丸——无效且危险的安慰剂。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迎来了乙型肝炎和甲型肝炎的爆发。不止是日本, 1988年,上海市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导致约30万人感染,发生了全国性大规模的甲型肝炎流行。
这个期间,有一个叫津村顺天堂的制药企业,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1990年日本厚生省宣布首先对小柴胡汤进行再评价,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于1994年对小柴胡汤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障碍之功效予以认可,将该方作为肝病用药正式收入国家药典。
这个报告在日本引起不同凡响。一时间,津村顺天堂亿公司生产的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1992年时,它的收入曾突破1000亿日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是由小柴胡汤颗粒贡献的,短短的几年,津村顺天堂成为了全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
日本汉方随之走向现代化,更是在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掀起了“汉方热”。尝到甜头的顺天堂从此一发不可收,推出大量汉方药颗粒剂产品,截至1987年,公司有129款产品被纳入日本医保。
但是不久,1998年,《日本胸部疾病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一例小柴胡汤引起的肺炎”之后,又有人查证,说是有资料显示,在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期间,小柴胡汤引发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
此后不断报出因服小柴胡汤出现间质性肺炎的新闻,日本厚生省于1996年3月,在“紧急安全情报”中发出了“关于小柴胡汤严重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的警告”,并于2000年1月14日发出“医药品医疗用具等安全性情报”通令:全面禁止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小柴胡汤。事件持续发酵,结果造成津村顺天堂破产倒闭,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这就是震惊中外,沸沸扬扬的“日本小柴胡事件”。
一个药方可使一个企业兴旺,又可使其灭亡,值得人们深思。然而“小柴胡汤”事件,矛头直指中医,使之遭遇信任危机。这个事件最初提法本身就很诡异,单就到底是“一例小柴胡汤引起的肺炎”,我们很容易被误导,因为“服用小柴胡汤”,所以导致“发生肺炎”,这中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此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日本制药企业内斗,是否存在汉方兴起,对日本西药产业产生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仲景在《伤寒论》中早已强调:中医治病必须“凭脉,辨证,施治”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设若有悖,轻则罔效,重则为祸惨烈。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我们说,小柴胡整体汤药呈现偏凉,偏寒多而吃小柴胡的话,那么就是寒上加寒,那这个方就起的是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进而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不止是寒病用寒药,热病用热药也会有副作用,《伤寒论》就有很多条文提及汤剂误用。桂枝汤整体偏热,如果已经出现内热大于外寒,偏于发热多时,如果用桂枝汤,也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后世温病学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的第一方桂枝汤,就特别提及“桂枝辛温,以之治温,是以火济火也”。
中医讲究病首分阴阳,不知药性,误用就会造成不当后果。“日本小柴胡事件”,溯流穷源,是日本学艺不精,简约对号入座的“汤证疗法”的必然结果。
与当年小柴胡事件,鱼腥草事件一样。中医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明明有理,却说不清楚自己的道理。因为学术不精,所以无力反驳和自证。因为长期缺少反思与自查自纠,所以在人家提出问题时,经常是哑口无言以对,更不知道如何反击。
西医那帮子蠢货,只知道脑子出了问题,中医也有相对的药物,但他们知道“随证治之”?知道重度急性脑卒中也得分阴阳证,什么“症”才能用安宫,他们知道吗?他们会知道,如果不对证,胡乱用还会加重病情吗?
就象前些日子的某新G中成药宣传,只说能治感冒发烧。“惊蛰吃安宫,一年都轻松”—— 这句听起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成了不少药店的促销法宝。这样无脑宣传,会害死中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