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Ai智能润色扩写

  • 共享声明: 提交问题生成答案后将共享到平台,其他用户可看到您的提问,开通VIP会员可关闭共享;
  •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菖蒲

3 天前 来自 小七 发布@ 书友杂谈

菖蒲

3295

附子理中丸

5 天前 来自 雪3171 发布@ 书友杂谈

附子理中丸临床解析

一、方剂溯源与组成  
附子理中丸源于东汉《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而成,属温中散寒类经典方剂。其标准处方组成为:附子(制)、干姜、党参、白术(炒)、甘草(炙)(《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方中诸药配伍,共奏温中健脾之效,为脾胃虚寒证的主方。

二、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1. 性味归经  
- 附子(制):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 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  
- 白术(炒):甘、苦,温;归脾、胃经。  
- 甘草(炙):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2. 核心功效  
温中健脾。主治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呕吐泄泻(大便稀溏,完谷不化)、手足不温(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三、方解:君臣佐使,标本兼顾  
本方以“温中散寒”为君,“益气健脾”为臣,共奏温补脾胃之效,体现“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的治则。  

- 君药:附子(制)、干姜  
  附子辛热纯阳,走而不守,能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

情志与病

5 天前 来自 美好生活 发布@ 书友杂谈

中医不会随便找个人结婚,道家更不会。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中医讲情志不畅百病生,道家讲勉强则伤,顺势则安。 爱错人比你吃错药还要难搞,嫁错人只有亏本。你说找个爱我的就行吗? 不是的,当你不爱他的时候,你的心是不通的,气就堵,气堵久了,整个人就变的非常阴沉, 整个人就疲惫不堪,然后情绪起伏还特别大,你会开心吗?不开心,那么对于这样子的婚姻只有消耗,所以,中医的女人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 道家的女人更不会违背天道去将就。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勉强的只有亏损。所以真正的养生,从不将就,你找一个爱的人,喜欢的人,气也顺了,血也活了,人舒展了,所以,宁缺毋滥,从来都不是固执,而是顺其道而行。

3274

三伏天养生

6 天前 来自 可以清心也 发布@ 书友杂谈

🌙夜卧敛阳,宁心安神入梦乡​
三伏天后昼长夜短,阳气浮越于外,人体易感疲惫。
《黄帝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 夜晚需让阳气收敛归位,避免过度耗散。​
🛏 睡前准备:拉好窗帘,营造静谧环境,空调温度调至 26℃左右,注意盖好薄被护住腹部,以防寒邪入侵。​

🍵 助眠小方:温 100ml 黄酒,可加入两颗桂圆饮用。
黄酒性温,可温通经络,桂圆补益心脾
二者搭配,有助于缓解一天的暑气与疲劳,宁心安神,促进入睡。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6 天前 来自 美好生活 发布@ 书友杂谈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有病时身体会发挥发烧咳嗽吐痰腹泻等排邪和鼓舞正气等功能以达到自愈或者不加重,这种功能相当于获得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但前提是要能判断自己的症状是排邪反应还是漏证,这还是需要系统学习中医才能做到。

3268

张宝旬:祝由小妙招

2025-7-7 09:23 来自 傅昱豪 发布@ 书友杂谈

如果您夏天经常感觉到乏力,可以用绿豆汤冲鸡蛋,阳气跑不了,疾病就会少。锅里放一把绿豆,清水煮熟。绿豆不要煮开花把豆子去掉。碗中敲入一个鸡蛋。拿绿豆汤冲鸡蛋,趁热喝,你就不会感觉到乏力了,以后就会少受些冤枉苦。

这个妙招比较适合现在使用,这个就是中医说的清暑益气汤。

五脏相表里

2025-7-6 13:29 来自 小七 发布@ 书友杂谈

五脏相表里

3224

自学倪海厦视频

2025-7-3 08:12 来自 刘开红 发布@ 书友杂谈

请问想学习倪海厦的视频,应该先学哪个

唐汉以前中医正统经方

2025-7-2 15:25 来自 终是弱水替沧海 发布@ 书友杂谈

感受到了6经人体循环系统

中医学习资源精华:值得收藏

2025-7-1 18:14 来自 傅昱豪 发布@ 书友杂谈

包括:视频+文档+测试+分会+论坛+工具

https://hz.wzy.com.cn/plugin.php?id=apoyl_ainav

3218




浅谈疾病的成因

2025-6-27 13:47 来自 美好生活 发布@ 书友杂谈

所有疾病形成的原因,首会是先从一个人的精神层面出现错误的认知开始的。

你的思想,就是一个强大的磁铁,吸引与其频率相同的事物,你处在生病的频率,就会生病,可悲的是,有些人至死都不明白这个理。

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病,皆为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是形病。

疾病第一阶段先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现问题的。第二阶段到气的阶段,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混乱,笫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很多人的大病形成,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很多时候,他们不愿面对澄清解决。

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忏悔反省道歉呢?先觉察到自己错了,才知非即理的过程,心念一转,神气也就转了,生命列车的方向也就转了。

当一个人的身体有大病的时候,他的生命列车方向已经错了很久了,只是他并不自知罢了。

但要相信一个真理,信念随时有转变的机会,就看你想不想转变,你的信念一旦转变过来,神气也就跟着转,疾病就会好起来的,明白了道理,治病就是这么简单的事。

但是,现代人反倒是舍近求远,南辕北辙,只愿用重金到医院做手术,只愿求人找关系保

也说说心肾相交

2025-6-26 10:48 来自 美好生活 发布@ 书友杂谈

中医所讲究的心肾相交,其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心被称作“君主之官”,主管着精神、思维以及情绪;肾为“先天之本”,承担着肾精、能量和生殖能力方面的职能。这二者就宛如身体里的“天仙配”,必须相互协作、相互补充。

例如,当心得以激动的时候,肾就要补充能量;当肾的能量不足时,心就要增强精神力量,如此身体才能够健康,精神才会饱满。倘若心肾不能相交,那么问题就会产生。“心血不足则肾不交,肾火上浮则心不静”,心若不够强壮,肾的精力就难以跟上;肾要是出现问题,心也难以平静下来。

3127

怎么用刮痧来增强免疫力

2025-6-25 20:44 来自 天空1613 发布@ 书友杂谈

刮痧增强免疫力的中医原理与实操指南

一、刮痧增强免疫力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免疫力”的核心是“正气”——即人体抵御外邪(如病毒、细菌等)的能力,与“卫气”“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卫气行于肌表,司开合,若卫气充盛,则外邪难以入侵;气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调和则脏腑功能正常;而肺主皮毛(抵御外邪第一道屏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正气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三脏功能协调是免疫力强盛的关键。  

刮痧通过特制工具(牛角板、玉石板等)蘸取介质(刮痧油、凡士林等),在体表特定部位刮拭,使局部皮肤出现“痧痕”(毛细血管扩张或轻微出血所致)。其核心机制在于:  
1. 疏通经络,激发经气: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刮痧可刺激经络,恢复经气通畅,使气血周流全身,濡养脏腑肌表,增强卫气防御功能。  
2. 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刮拭使局部气血汇聚,加速新陈代谢,排出“瘀浊”(如代谢废物、病理产物),同时激活脏腑阳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 平衡阴阳,调节脏腑:背部督脉(总督一身阳气)及膀胱经(五脏六腑背俞穴所在)是刮痧重点,通过刺激背俞穴,可直接

胆气不足按哪个穴位比较好呢?

2025-6-25 08:21 来自 不了了之 发布@ 书友杂谈

胆气不足,按哪个穴位好呢?老师!

卵巢囊肿

2025-6-23 13:39 来自 笑夕夕 发布@ 书友杂谈

卵巢囊肿(中医“癥瘕”范畴)的中医辨证分析与调治  

一、中医对卵巢囊肿的认识  
卵巢囊肿属西医病名,以卵巢内或表面形成囊性结构为特征,临床常见下腹坠胀、疼痛、月经紊乱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癥瘕”“积聚”“肠覃”等范畴。《灵枢·水胀》记载“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描述了腹腔内肿块的形成与气血瘀阻相关。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为“气血瘀滞、痰湿内停、湿热瘀结”,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湿热等有形之邪聚结胞络。

二、病因病机分析  
1. 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胞络阻滞,日久成癥。如《景岳全书》所言“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常见诱因:长期情绪压抑、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  

2. 痰湿瘀阻  
   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寒凉)或劳倦过度,致脾失健运,水

蛤蚧散

2025-6-22 10:10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蛤蚧散组成:蛤蚧1对(优质新品,用温水洗10遍,慢火烤香后研成细末),人参、茯苓、知母、贝母(去心,煨制后温水洗净)、桑白皮各60克,炙甘草150克,大杏仁(温水泡后去皮尖,煮至软烂出香,研成泥状)180克。

用法:将以上八味药共研为细末,加入杏仁泥拌匀,过筛后再研细。每次取1.5克,加生姜2片、少许酥油,用600毫升水煎沸后趁热服用。也可用开水冲泡,频繁服用效果好。

功效:补肺益肾,止咳定喘。主治,肺肾气虚、痰热内蕴所致的咳喘证,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呼多吸少、声音低弱、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消瘦,或全身浮肿,舌苔黄腻,脉浮虚。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疾病。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蛤蚧补肺肾、纳气定喘;茯苓与人参搭配,健脾益肺渗湿;杏仁、桑白皮肃肺化痰;知母、贝母清肺润肺、化痰止咳;甘草益气化痰、调和药性。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适用于肺肾两虚兼有痰热的咳喘,以咳嗽气促、胸中烦热、脉浮而虚为辨证要点,实喘患者不宜使用。

土音入脾

2025-6-21 21:41 来自 傅昱豪 发布@ 书友杂谈

土音入脾的中医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的重要工具。五行与五脏相对应,其中“土”对应“脾”。脾在中医中被视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及免疫功能。

“土音入脾”这一概念源于中医的“五音疗法”,即通过特定的音乐频率和节奏来调节五脏功能。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相对应,其中“宫”音属土,与脾相应。通过聆听或演奏“宫”音,可以调节脾的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二、脾的功能与病理

1. 脾主运化:脾负责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输布全身。若脾虚,则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2. 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功能。脾虚则可能导致出血、月经不调等问题。
3. 脾主肌肉:脾虚会导致肌肉无力、四肢倦怠。
4. 脾主思:脾与情志相关,脾虚易导致思虑过度、失眠多梦。

三、土音入脾的作用机制

1. 调节情绪:宫音具有平和、稳定的特性,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间接调节脾的功能。
2. 促进消化:通过宫音的节奏和频率,可以刺激脾

中医特色-“中药灌洗”疗法

2025-6-21 08:39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一、定义      

中药灌洗是中医立项指南项目外治法的一种,指将中药煎剂、酊剂、油剂/膏剂或混合液通过灌注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腔道(如阴道、鼻腔、口腔、肛门、尿道)或窦道(如疮疡、烧伤、压疮、糖尿病足溃疡等形成的管道),利用药物的局部渗透作用(经黏膜或创面吸收)、物理刺激(如温热效应、压力冲洗)或药理作用(如清热、解毒、化瘀、去腐、生肌),以发挥促进疏通散瘀、去腐生肌等各类作用。其核心是“以药液为媒,直达病所”。适用于五官科、肛肠科、泌尿科、妇科等疾病。

二、中药灌洗的分类

根据腔道和窦道病位,药物剂型可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1、按病位分类

(1)腔道灌洗:直接作用于体内管腔(如阴道、鼻腔、口腔、肛门、尿道),通过药液冲洗清除分泌物、坏死组织,或直接作用于黏膜发挥治疗作用(如阴道炎、鼻炎、口腔溃疡、肛周脓肿、尿道炎)。

(2)窦道灌洗:直接作用于皮肤破损处,通过药液冲洗、湿敷促进加快创面愈合。

2、按药物剂型分类

(1)煎剂灌洗:中药煎煮后滤液待温度适宜后直接使用(如连翘、黄柏、蛇床子煎剂冲洗疮疡)。

(2)酊剂灌洗:中药用乙醇浸泡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2025-6-18 23:09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本病是常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积累性劳损性疾病,病变常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发生撕裂,出血机化形成纤维组织,肘关节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本病名称较多,如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桡关节外侧滑膜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网球肘等。

【病因病机】

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去温煦,筋骨失于濡养为其内因;肱骨外上髁腕伸肌附着点慢性劳损及牵拉是其外因。如乒乓球、网球运动员的“反拍”击球,泥瓦工、理发员、会计,以及偶然从事单纯收缩臂工作的人,都会引起附于肱骨外上髁部肌腱、筋膜的慢性劳损。

起于肱骨外上髁部的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旋后肌等,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其次使前臂旋后。当腕背或前臂旋外过度都会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腕伸肌腱、筋膜受到牵拉而致伤。

本病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常有肌纤维在外上髁部分撕脱,或关节滑膜嵌顿或滑膜炎,或支配的神经分支的神经炎,或桡骨环状韧带变性,或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等。其局部反应多有充血、水肿,或渗出、粘连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症状往往逐渐出现。初始为做某一动作时肘外侧疼痛,休息后缓解,以

艾灸的原理

2025-6-18 20:15 来自 圆月 发布@ 书友杂谈

艾灸的原理,一方面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能通十二经络的特性,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激发人体自愈的能力。祛除疾病更多是依赖于身体自身调节,即自我修复过程。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医的至高层次。 

关于我们|手机版|版权申明|日志|打卡|AI提问|小黑屋|红枣书友会 ( 粤ICP备16096997号 )

官网:hz.wzy.com.cn,GMT+8, 2025-7-15 00:39

红枣书友会: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我们倡导家庭中医

我们的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医,都是家人的中医!小病小痛,在家搞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