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要吃药吗
2025-8-19 07:14 来自 道法自然1532 发布 @ 书友杂谈
高血压要吃药吗——从中医视角谈高血压的综合调治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范畴。在临床诊疗中,患者最常问的问题便是“高血压要不要吃药?”作为一名从医四十余载的中医,笔者认为此问题需结合患者体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生活方式等综合考量,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将从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原则及临床实践出发,探讨高血压的用药与调护之道。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核心认识:本虚标实,动态演变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风、火、痰、瘀、虚”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肝、肾、脾,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标实则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滞血瘀。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各不相同:
1. 早期:肝阳上亢,实证为主
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常因情志失调(如长期焦虑、易怒)、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烟酒)或熬夜过劳,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化火,进而引动肝阳上亢。症见头晕头胀、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此阶段邪气盛而正气未衰,属实证或虚实夹杂偏实。
2. 中期:阴虚阳亢,虚实夹杂
随着病程进展,肝阳久亢耗伤肝肾之阴,或素体阴虚者,易形成“阴虚阳亢”证。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此时阴液亏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虚实夹杂,病情趋于复杂。
3. 晚期:阴阳两虚,痰瘀互结
老年患者或病程日久者,肾阴亏虚进一步损及肾阳,致阴阳两虚;或脾虚失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形成痰瘀互结。症见头晕目眩、畏寒肢冷、下肢水肿、胸闷心悸、肢体麻木,舌暗淡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涩。此阶段多属虚中夹实,易并发中风、胸痹等重症。
从中医视角看,高血压并非单一的“血压升高”,而是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的全身状态反应。因此,治疗需立足整体,而非单纯“降压”,更注重调整机体失衡状态。
二、高血压用药的中医原则:辨证施治,权衡缓急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核心原则是“辨证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临床需根据患者的证型、病情轻重及并发症情况,决定是否用药、用中药还是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1. 轻症初发者:先调生活,缓图其本
对于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无明显症状、病程较短的患者,若辨证属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轻症,可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中医称“非药物疗法”)调理,暂不用药。
常见调理方法:
- 情志调摄:肝喜条
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中风”等范畴。在临床诊疗中,患者最常问的问题便是“高血压要不要吃药?”作为一名从医四十余载的中医,笔者认为此问题需结合患者体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生活方式等综合考量,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将从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原则及临床实践出发,探讨高血压的用药与调护之道。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核心认识:本虚标实,动态演变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风、火、痰、瘀、虚”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肝、肾、脾,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为主,标实则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气滞血瘀。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各不相同:
1. 早期:肝阳上亢,实证为主
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常因情志失调(如长期焦虑、易怒)、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烟酒)或熬夜过劳,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化火,进而引动肝阳上亢。症见头晕头胀、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此阶段邪气盛而正气未衰,属实证或虚实夹杂偏实。
2. 中期:阴虚阳亢,虚实夹杂
随着病程进展,肝阳久亢耗伤肝肾之阴,或素体阴虚者,易形成“阴虚阳亢”证。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此时阴液亏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虚实夹杂,病情趋于复杂。
3. 晚期:阴阳两虚,痰瘀互结
老年患者或病程日久者,肾阴亏虚进一步损及肾阳,致阴阳两虚;或脾虚失运,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血行不畅,形成痰瘀互结。症见头晕目眩、畏寒肢冷、下肢水肿、胸闷心悸、肢体麻木,舌暗淡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涩。此阶段多属虚中夹实,易并发中风、胸痹等重症。
从中医视角看,高血压并非单一的“血压升高”,而是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的全身状态反应。因此,治疗需立足整体,而非单纯“降压”,更注重调整机体失衡状态。
二、高血压用药的中医原则:辨证施治,权衡缓急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核心原则是“辨证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临床需根据患者的证型、病情轻重及并发症情况,决定是否用药、用中药还是西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1. 轻症初发者:先调生活,缓图其本
对于血压轻度升高(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无明显症状、病程较短的患者,若辨证属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轻症,可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中医称“非药物疗法”)调理,暂不用药。
常见调理方法:
- 情志调摄:肝喜条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