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甲状腺结节艾灸

2025-8-21 10:46 来自 森林里的精灵 发布 @ 书友杂谈

甲状腺结节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等导致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前而成。艾灸作为中医外治疗法,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可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之效,适用于虚寒或气滞痰凝血瘀证型的结节调理。以下从中医理论、艾灸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展开分析:


一、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核心病机认识
1. 病位与脏腑关联  
   颈前为任脉、督脉及手足少阳经循行之处,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若情志抑郁(如长期焦虑、易怒),肝失疏泄则气机阻滞,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痰;脾主运化,饮食不节或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成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发为瘿肿;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则寒凝血瘀,痰瘀互结加重结节。

2. 核心病机:气滞、痰凝、血瘀  
   初期多为气机郁滞(肝郁气滞),久则痰浊内生(脾虚生痰),久病入络致血瘀,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气郁→痰凝→血瘀→结节”的病理链条。临床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标实可见痰瘀互结,本虚多为脾肾阳虚或肝阴不足。


二、艾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中医原理
艾灸通过艾叶燃烧产生的温热药效,作用于穴位及局部病灶,实现三重作用:  
1. 温通气血,疏肝解郁:刺激肝俞、太冲等穴,改善肝气郁结,缓解情绪不畅导致的气机阻滞。  
2. 健脾化痰,祛湿散结:艾灸脾俞、足三里、丰隆等穴,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生成,化解“痰凝”病理产物。  
3. 温阳散寒,活血消瘀:针对阳虚寒凝者,艾灸关元、命门等穴可温补肾阳,配合局部穴位促进颈前气血运行,消散瘀结。


三、艾灸调理的核心穴位与操作方法
(一)基础穴位组合(辨证加减)
1. 局部穴位(直接作用病灶)  
   - 天突穴: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预防秋燥

下一篇: 肘后歌

关于我们|手机版|版权申明|日志|打卡|AI提问|海报|小黑屋|红枣书友会 ( 粤ICP备16096997号 )

官网:hz.wzy.com.cn,GMT+8, 2025-8-30 06:55

红枣书友会: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我们倡导家庭中医

我们的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医,都是家人的中医!小病小痛,在家搞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