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也说说心肾相交

2025-6-26 10:48 来自 美好生活 发布@ 书友杂谈

中医所讲究的心肾相交,其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心被称作“君主之官”,主管着精神、思维以及情绪;肾为“先天之本”,承担着肾精、能量和生殖能力方面的职能。这二者就宛如身体里的“天仙配”,必须相互协作、相互补充。

例如,当心得以激动的时候,肾就要补充能量;当肾的能量不足时,心就要增强精神力量,如此身体才能够健康,精神才会饱满。倘若心肾不能相交,那么问题就会产生。“心血不足则肾不交,肾火上浮则心不静”,心若不够强壮,肾的精力就难以跟上;肾要是出现问题,心也难以平静下来。

3127

怎么用刮痧来增强免疫力

2025-6-25 20:44 来自 天空1613 发布@ 书友杂谈

刮痧增强免疫力的中医原理与实操指南

一、刮痧增强免疫力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免疫力”的核心是“正气”——即人体抵御外邪(如病毒、细菌等)的能力,与“卫气”“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卫气行于肌表,司开合,若卫气充盛,则外邪难以入侵;气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调和则脏腑功能正常;而肺主皮毛(抵御外邪第一道屏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正气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三脏功能协调是免疫力强盛的关键。  

刮痧通过特制工具(牛角板、玉石板等)蘸取介质(刮痧油、凡士林等),在体表特定部位刮拭,使局部皮肤出现“痧痕”(毛细血管扩张或轻微出血所致)。其核心机制在于:  
1. 疏通经络,激发经气: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刮痧可刺激经络,恢复经气通畅,使气血周流全身,濡养脏腑肌表,增强卫气防御功能。  
2. 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刮拭使局部气血汇聚,加速新陈代谢,排出“瘀浊”(如代谢废物、病理产物),同时激活脏腑阳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 平衡阴阳,调节脏腑:背部督脉(总督一身阳气)及膀胱经(五脏六腑背俞穴所在)是刮痧重点,通过刺激背俞穴,可直接

胆气不足按哪个穴位比较好呢?

2025-6-25 08:21 来自 不了了之 发布@ 书友杂谈

胆气不足,按哪个穴位好呢?老师!

卵巢囊肿

2025-6-23 13:39 来自 笑夕夕 发布@ 书友杂谈

卵巢囊肿(中医“癥瘕”范畴)的中医辨证分析与调治  

一、中医对卵巢囊肿的认识  
卵巢囊肿属西医病名,以卵巢内或表面形成囊性结构为特征,临床常见下腹坠胀、疼痛、月经紊乱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癥瘕”“积聚”“肠覃”等范畴。《灵枢·水胀》记载“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描述了腹腔内肿块的形成与气血瘀阻相关。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为“气血瘀滞、痰湿内停、湿热瘀结”,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湿热等有形之邪聚结胞络。

二、病因病机分析  
1. 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胞络阻滞,日久成癥。如《景岳全书》所言“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常见诱因:长期情绪压抑、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  

2. 痰湿瘀阻  
   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寒凉)或劳倦过度,致脾失健运,水

蛤蚧散

2025-6-22 10:10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蛤蚧散组成:蛤蚧1对(优质新品,用温水洗10遍,慢火烤香后研成细末),人参、茯苓、知母、贝母(去心,煨制后温水洗净)、桑白皮各60克,炙甘草150克,大杏仁(温水泡后去皮尖,煮至软烂出香,研成泥状)180克。

用法:将以上八味药共研为细末,加入杏仁泥拌匀,过筛后再研细。每次取1.5克,加生姜2片、少许酥油,用600毫升水煎沸后趁热服用。也可用开水冲泡,频繁服用效果好。

功效:补肺益肾,止咳定喘。主治,肺肾气虚、痰热内蕴所致的咳喘证,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呼多吸少、声音低弱、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消瘦,或全身浮肿,舌苔黄腻,脉浮虚。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疾病。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蛤蚧补肺肾、纳气定喘;茯苓与人参搭配,健脾益肺渗湿;杏仁、桑白皮肃肺化痰;知母、贝母清肺润肺、化痰止咳;甘草益气化痰、调和药性。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适用于肺肾两虚兼有痰热的咳喘,以咳嗽气促、胸中烦热、脉浮而虚为辨证要点,实喘患者不宜使用。

土音入脾

2025-6-21 21:41 来自 傅昱豪 发布@ 书友杂谈

土音入脾的中医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是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的重要工具。五行与五脏相对应,其中“土”对应“脾”。脾在中医中被视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及免疫功能。

“土音入脾”这一概念源于中医的“五音疗法”,即通过特定的音乐频率和节奏来调节五脏功能。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相对应,其中“宫”音属土,与脾相应。通过聆听或演奏“宫”音,可以调节脾的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二、脾的功能与病理

1. 脾主运化:脾负责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输布全身。若脾虚,则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2. 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功能。脾虚则可能导致出血、月经不调等问题。
3. 脾主肌肉:脾虚会导致肌肉无力、四肢倦怠。
4. 脾主思:脾与情志相关,脾虚易导致思虑过度、失眠多梦。

三、土音入脾的作用机制

1. 调节情绪:宫音具有平和、稳定的特性,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间接调节脾的功能。
2. 促进消化:通过宫音的节奏和频率,可以刺激脾

中医特色-“中药灌洗”疗法

2025-6-21 08:39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一、定义      

中药灌洗是中医立项指南项目外治法的一种,指将中药煎剂、酊剂、油剂/膏剂或混合液通过灌注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腔道(如阴道、鼻腔、口腔、肛门、尿道)或窦道(如疮疡、烧伤、压疮、糖尿病足溃疡等形成的管道),利用药物的局部渗透作用(经黏膜或创面吸收)、物理刺激(如温热效应、压力冲洗)或药理作用(如清热、解毒、化瘀、去腐、生肌),以发挥促进疏通散瘀、去腐生肌等各类作用。其核心是“以药液为媒,直达病所”。适用于五官科、肛肠科、泌尿科、妇科等疾病。

二、中药灌洗的分类

根据腔道和窦道病位,药物剂型可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1、按病位分类

(1)腔道灌洗:直接作用于体内管腔(如阴道、鼻腔、口腔、肛门、尿道),通过药液冲洗清除分泌物、坏死组织,或直接作用于黏膜发挥治疗作用(如阴道炎、鼻炎、口腔溃疡、肛周脓肿、尿道炎)。

(2)窦道灌洗:直接作用于皮肤破损处,通过药液冲洗、湿敷促进加快创面愈合。

2、按药物剂型分类

(1)煎剂灌洗:中药煎煮后滤液待温度适宜后直接使用(如连翘、黄柏、蛇床子煎剂冲洗疮疡)。

(2)酊剂灌洗:中药用乙醇浸泡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2025-6-18 23:09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本病是常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积累性劳损性疾病,病变常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发生撕裂,出血机化形成纤维组织,肘关节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本病名称较多,如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桡关节外侧滑膜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网球肘等。

【病因病机】

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去温煦,筋骨失于濡养为其内因;肱骨外上髁腕伸肌附着点慢性劳损及牵拉是其外因。如乒乓球、网球运动员的“反拍”击球,泥瓦工、理发员、会计,以及偶然从事单纯收缩臂工作的人,都会引起附于肱骨外上髁部肌腱、筋膜的慢性劳损。

起于肱骨外上髁部的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旋后肌等,主要功能为伸腕、伸指,其次使前臂旋后。当腕背或前臂旋外过度都会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腕伸肌腱、筋膜受到牵拉而致伤。

本病的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常有肌纤维在外上髁部分撕脱,或关节滑膜嵌顿或滑膜炎,或支配的神经分支的神经炎,或桡骨环状韧带变性,或肱骨外上髁骨膜炎等。其局部反应多有充血、水肿,或渗出、粘连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症状往往逐渐出现。初始为做某一动作时肘外侧疼痛,休息后缓解,以

艾灸的原理

2025-6-18 20:15 来自 圆月 发布@ 书友杂谈

艾灸的原理,一方面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能通十二经络的特性,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激发人体自愈的能力。祛除疾病更多是依赖于身体自身调节,即自我修复过程。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医的至高层次。 

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025-6-17 23:17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脑病学》(王永炎等主编.中医脑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7)。(1)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活动不利,甚则肌肉萎缩,弛纵瘫痪。(2)可伴有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急痉挛。严重者可见排尿障碍,呼吸困难,吞咽无力等。(3)常有久居湿地、涉水、淋雨史,或有药物史、家族史。(4)可结合西医相关疾病做相应理化检查,如有条件应作CT、磁共振等。(

史上最全艾灸问答

2025-6-17 23:05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1、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2、病从何去?

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局部疼痛点。这是治标。

3、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

任脉

2025-6-17 16:26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任脉中行二十四,起于会阴承浆停,
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会阴两阴中间取,曲骨耻骨联合丛,
中极关元石门穴,每穴相隔一寸均,
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明,
肚脐中央名神阙,脐上诸穴一寸匀,
水分下脘与建里,中脘上脘巨阙行,
鸠尾歧骨下一寸,中庭剑胸联合中,
膻中正在两乳间,玉堂紫宫华盖重,
再上一肋璇玑穴,胸骨上缘天突通,
廉泉颌下舌骨上,承浆唇下宛宛中。


金刚坐:如何坐,有哪些好处

2025-6-17 10:18 来自 傅昱豪 发布@ 书友杂谈

3059

督脉

2025-6-16 08:50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督脉经穴二十九,起长强止龈交上,
脑病为主次分段,急救热病及肛肠,
尾骨之端是长强,骶管裂孔取腰俞,
十六阳关平髋量,命门十四三悬枢,
十一椎下脊中藏,十椎中枢九筋缩,
七椎之下乃至阳,六灵台五神道穴,
三椎之下身柱藏,陶道一椎之下取,
大椎就在一椎上,哑门入发五分处,
风府一寸宛中当,粗隆上缘寻脑户,
强间户上寸半量,后顶再上一寸半,
百会七寸顶中央,前顶囟会距寸五,
上星入发一寸量,神庭五分入发际,
素髎鼻尖准头乡,水沟人中沟上取,
兑端唇上尖端藏,龈交上唇系带底。


中医治疗妊娠呕吐

2025-6-15 11:09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对中医治疗妊娠呕吐进行探讨,体会到要根据虚实以甘淡和胃,调理胃气法治疗效果较好。并综述了妊娠呕吐和一般长期呕吐在病因方面不外虚实两途,病变机理均属胃气不降所致。介绍了自拟方剂和药物。

妊娠呕吐是妇女在妊娠期的一种常见病。中医称为“恶阻”、“子阻”、“阻病”。

一、 病例选择

1. 已婚,有停经史,经临床化验检查HCG(+)
2. 恶心呕吐剧,食入即吐或饮水即吐。
3. 实验室检查尿酮体(+)

二、 临床诊断

以有停经史伴恶心呕吐剧烈,食入即吐为主证,临床化验HCG (+)

三、 临床资料

1. 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36岁,平均年龄24岁,21—29岁61例,30—36岁5例。
2. 胎次:第一胎者49例,第二胎者16例,第三胎者1例。
3. 孕6周—20周不等。

四、 疗效标准

经治疗恶心呕吐消失,进食正常,尿酮体(-)为显效;恶心呕吐明显减轻,进食基本正常,尿酮体(-)为有效;各种症状无减轻,尿酮体(+)为无效。

五、 治疗方法

1. 治疗原则:以甘淡和胃,调理胃气为主。临证要辨别虚实,邪实多因肝火犯胃,

感冒&止咳艾灸穴位

2025-6-15 10:46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注: 单纯感冒只需灸大椎,肺腧,配合合谷,足三里效果更好刮痧穴位同上,同时要刮肩胛骨和腰部两侧的膀胱经,以及沿拇指那条线的肺经。

1、大椎,肺腧,天突穴 各灸30mins左右,其余穴位15-20mins

2、其中肺腧,中府穴,合谷 为左右对称穴位,两侧都要灸

3、灸盒不好固定穴位(如合谷穴)可直接用艾条点燃对穴位悬灸(熏烤),距离以皮肤感到温热不烫为度,布绒套内的灸盒铁面朝向皮肤。

4、艾灸期间注意保暖不要开窗受风。最好当晚不洗澡,或至少半小时以后洗热水澡。

5、艾灸之后喝一杯温水。

6、灸盒后期可能会有点偏热,可以垫一块手绢或者隔薄衬衣灸

7、身体前面部位躺下灸比较好,烟不易熏呛到眼睛鼻子。

8、艾条用一半可以放在罐头瓶里盖盖熄灭。不要的艾条或者艾灰扔洗手间,注意防火,艾条易燃。

9、如果因为温度距离掌控不好或者身体湿气重,皮肤起了小水泡不必担心,也不用处理,皮肤可以自行吸收,艾条本身有杀菌消毒作用,不会感染。

随身灸盒使用方法:从布绒套内取出圆形灸盒,拧开,有细密小孔的一半上面有铁丝和两个小铁片,是用来固定艾柱的,取出一个

足厥阴肝经

2025-6-13 08:54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足厥阴经十四穴,首穴大敦末期门,前阴生殖肠胆病,气血五脏治最灵,大敦大趾外甲角,行间两趾缝中讨,太冲关节后凹陷,中封踝前腱内间,蠡沟胫中踝上五,中都踝上七寸呼,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股骨内髁后,阴包肌间膝上四,五里气下三寸司,阴廉气下二寸中,急脉二五动脉动,章门十一肋下端,期门乳下二肋全。

附子类扶阳药理

2025-6-12 12:42 来自 Lee2020 发布@ 书友杂谈

附子类扶阳药起效反应

附子治疗三阴重症疗效显著,患者在服用附子以后,身体“会出现很多毛病,很多不舒服,或吐或泻,那都是人的元气逐渐恢复,可以和体内的敌人,干一仗,正邪相争,这不是坏现象。”(李可)应用郑钦安的话讲就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他在《医法圆通·服药须知》中说:“大凡阳虚阴盛之人,满身纯阴,虽现一切症形,如气喘气短,痰多咳嗽,不食嗜卧,面白唇青,午后夜间发热,午后夜间发热,咽痛,腹痛泄泻,无故目赤、牙疼,腰痛膝冷,足软手弱,声低息微,脉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种种不一。皆宜扶阳,驱之阴邪,阳旺阴消,邪尽正复,方可了扶阳之品。但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泡者,有喉干痛目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

足少阳胆经经穴

2025-6-12 09:13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足少阳起瞳子髎,四十四穴君记牢,
听会上关頷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分,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交,
阳白临泣目窗开,正营承灵脑空怀,
风池肩井与渊腋,辄筋日月京门结,
带脉五枢维道连,居髎环跳风市间,
中渎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宜,
阳辅悬钟丘墟外,临泣地五会侠溪,
四趾外端足窍阴,胆经经穴仔细扪。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025-6-11 08:42 来自 陈2651 发布@ 书友杂谈


三焦经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间,天井清冷渊消悝,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耳门当,和髎耳前发际边,丝竹空在眉外藏。

关于我们|手机版|版权申明|日志|打卡|AI提问|海报|小黑屋|红枣书友会 ( 粤ICP备16096997号 )

官网:hz.wzy.com.cn,GMT+8, 2025-8-30 06:55

红枣书友会:一个中医爱好者社群,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中医,我们倡导家庭中医

我们的理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中医,都是家人的中医!小病小痛,在家搞定!

返回顶部